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毒散

消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牛蒡子六两,荆芥穗一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如治疮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别名消毒饮(《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牛蒡子(爁)180克荆芥穗30克甘草(炙)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透疹,解毒利咽。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疮疹大便利者,不宜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外科经验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青皮(去白)银花天花粉柴胡僵蚕贝母当归(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治吹乳,乳痈,便毒。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经验方》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金银花连翘蒺藜荆芥白芷牛蒡防风白鲜皮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 甘豆汤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甘豆汤药方名称甘豆汤处方黑豆1合,甘草1两(切)。功能主治小儿初生,下胎黄。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一握,能解五脏热毒。夏月产者,尤宜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

  • 败毒荆防汤

    药方名称败毒荆防汤处方力子、连翘、前胡、桔梗、江壳、银花、荆芥、防风、甘草。功能主治发散托毒。主麻疹见标。用法用量肺热、疫热,加黄芩、川连。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 变质化瘀丸

    药方名称变质化瘀丸处方旱三七1两(细末),桃仁1两(炒熟,细末),硼砂6钱(细末),粉甘草4钱(细末),沃剥(即西药碘化钾)10瓦,瓦布圣20瓦。制法上6味调和,炼蜜为丸,2钱重。功能主治胃癌,肠覃。

  • 滋阴补髓汤

    药方名称滋阴补髓汤处方生地15克龟版24克黄柏3克《盐水炒)知母3克(盐水炒)虎胫骨4.5克(炙)枸杞9克当归6克党参12克茯苓6克白术3克 金毛脊4.5克 川断6克牛膝6克功能主治滋阴补髓。治骨痿。

  • 和气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和气汤药方名称和气汤处方木香紫苏槟榔陈皮半夏香附青皮甘草乳香没药功能主治治任脉病,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拘急不得俯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嵩崖尊生》卷七

  • 芙蓉内托散

    药方名称芙蓉内托散处方芙蓉花2钱,人参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穿山甲1钱,杏仁1钱,连翘1钱,木鳖子1钱。功能主治便毒已成,元气弱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酒、水各1钟煎,空腹服。摘录《外科

  • 兜肚方

    《医统》卷二十二:兜肚方药方名称兜肚方处方檀香1两,排草1两,沉香5钱,丁香5钱,丁皮6钱,广零陵香6钱,马蹄草6钱,白芷6钱,甘松2钱,附子2钱,乳香2钱,麝香9分。制法上为末,和揉艾铺绵中,用帛做

  • 川芎通气散

    药方名称川芎通气散处方天花粉(洗净,为细末)、川芎(不见火,为细末)、川山甲(头顶上甲,炒,为细末)各等分。功能主治头脑上痈肿。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瓜蒌1个,取子并肉研细,入无灰黄酒1碗,滤去滓,重汤

  • 犀角解毒汤

    药方名称犀角解毒汤处方犀角连翘桔梗生地当归薄荷防风黄芩甘草赤芍牛蒡荆芥穗功能主治治疹子出一日即没,毒邪内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黄铤子

    《鸡峰》卷二十三:黄铤子药方名称黄铤子别名麝香牛黄丸处方天麻1两,防风1两,人参1两,干蝎(全者)1分,白僵蚕半两,甘草1分,朱砂1分,雄黄1分,麝香1分,牛黄1分(一方加白附子半两,火炮)。制法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