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穴

猜你喜欢

  • 舌涩

    即舌謇。详该条。

  • 山木蟹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 喉中生肉

    病名。《本草纲目》食盐、附方:“喉中生肉,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此证喉中生重叠之肉,肿而不痛,日久则有臭气透出。即息肉喉风。详该条。

  • 坐马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生于尾骨上端的外痈。因其为坐马着力之处而得名。鹳口疽大多由此转化而成。参见该条。

  • 胃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 羌活蒲蓝汤

    见《辨证施治》。羌活9~15克,蒲公英、板蓝根各15~30克。水煎服。功能辛凉解表。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

  • 抽搐

    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 内伤牙衄

    病证名。指胃中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的牙齿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内伤牙衄之症,身无表邪,牙龈出血,一涌而上,来血甚多,此阳明经牙衄之症;若身无表邪,牙龈时或出血,来血不多,久而不愈,肌肉消瘦,此少阴经

  • 脂瘤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又名粉瘤。多因痰气凝结而成。瘤体形圆质软,大小不等,多发于头、面、背部。若生于耳前、颈后者,多呈粉红色。破溃后可见豆渣样物溢出,有时可感染化脓。以外治为主。也可手术

  • 庄周气诀解

    气功学专著。托名解述庄周气诀,可能为唐人所传。本书以论述咽气为主,兼及存想。认为通过握固、闭气、吞液,可使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胎结丹田,绵绵长存,行之不倦,神充体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