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呃

气呃

病证见。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指因气滞气虚所致的呃逆。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气滞而呃者,宜木香调气散调气平胃散气郁汤。肺气郁痹,面冷、频呃、咽喉不爽者,宜舒展清阳,用枇杷叶川贝郁金射干通草等药。参见呃逆条。

猜你喜欢

  • 胶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 胃热喉疳

    病名。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详喉疳条。

  • 头胀

    证名。指头部胀重不适的感觉。可因外感或内伤引起。外感多因湿热蒸郁所致。《伤寒绪论·头胀》:“头胀者,气虚火炎也。冬温、风温、温病、热病、时行、中暍、中暑,多有头重胀痛,皆是湿热火气内燔,慎不可用发散药

  • 乌豆衣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 秦信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 水注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水注候》:“人肾虚受邪,不能通传水液故也。肾与膀胱合,俱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肾气下通于阴,若肾气平和,则能通传水液,若虚则不能通传,脾与胃合,俱主土,胃为水谷之海,脾候身之肌

  • 钩脉

    夏季正常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败龟版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 土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 养子十法

    护养小儿的十种方法。《古今医统》载: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者精神未全,勿见非常之物。七者,不温脾胃,致成吐泻慢惊。八者,儿哭未定,勿使饮乳,致儿吐奶粪青。九者,勿得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