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椿皮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

拼音Chūn Pí

英文名CORTEX AILANTHI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根皮呈不整齐的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0.3~1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纵向皮孔及不规则纵、横裂纹,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质硬而脆,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气微,味苦。干皮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5~2cm。外表面灰黑色,极粗糙,有深裂。

鉴别(1) 本品根皮粉末淡灰黄色。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4~96μm,壁厚,或三面较厚,一面较薄,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纤维直径20~40μm,壁极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11~48μm;簇晶直径约至48μm 。淀粉粒类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3μm。干皮粉末灰黄色。木栓细胞碎片较多,草酸钙簇晶偶见,无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19:1)1ml,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为污绿色。

炮制椿皮: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

麸炒椿皮:取椿皮丝,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自事口草

    药材名称自事口草拼音Zì Shì Kǒu Cǎo别名鹿蹄草(《生草药性备要》),小回回蒜(《植物学大辞典,),假芹菜(《岭南采药录》),千里光(《南京民间药草》),自灸草、野芹菜、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留兰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留兰香药材名称留兰香拼音Liú Lán Xiānɡ别名香花菜、绿薄荷、青薄荷、鱼香菜来源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M. viri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青海防风

    药材名称青海防风拼音Qīnɡ Hǎi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carui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辣蓼草

    《中药大辞典》:辣蓼草药材名称辣蓼草拼音Là Liǎo Cǎo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

  • 蜢臂兰

    药材名称蜢臂兰拼音Měnɡ Bì Lán别名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

  • 景天三七根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根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 Gēn别名生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

  • 瓶尔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瓶尔小草药材名称瓶尔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别名一支箭、一支枪、独叶一支箭、单枪一支箭、一矛一盾、矛盾草、蛇须草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