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即下眼睑。见胞睑条。
推拿穴位。出《幼科铁镜》。位于鼻梁骨高耸处,在山根穴与准头穴之间。《保赤推拿法·掐天庭穴至承浆穴法》:“延年在鼻高骨”。有开窍醒神,止抽搐等作用。用治外感风寒、惊厥等症。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之血。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跌损妙方·头面门》。见颊车蹉条。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病证名。又称晨运、早起眩晕。指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证治汇补·眩晕》:“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此阳虚也。”也可由痰浊固结所致。详阳虚眩晕、早起眩晕、痰晕条。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