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桔梗枳壳汤

桔梗枳壳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桔梗枳壳汤

药方名称桔梗枳壳汤

处方桔梗(炒)、枳壳(麸炒)、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结胸,心下痛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姜亦可。痰多加半夏生姜;有热加黄芩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桔梗枳壳汤

药方名称桔梗枳壳汤

别名枳桔汤(《医宗必读》卷八)。

处方桔梗枳壳(麸炒,去瓤)各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宜肺行气。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分二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得效》卷十一:桔梗枳壳汤

药方名称桔梗枳壳汤

处方枳壳(去瓤)5钱,桔梗(去芦)5钱,半夏(汤洗)3钱,黄芩3钱,瓜蒌仁3钱,黄连(去须)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气痞满,胸膈两胁按之则痛。

用法用量生姜麦门冬去心水煎服。利黄涎沫即安。

摘录《得效》卷十一

《直指》卷五:桔梗枳壳汤

药方名称桔梗枳壳汤

处方枳壳(制)2两,桔梗2两,甘草(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气痞结满闷。气不下降,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医方类聚》本方用法:加紫苏茎叶煎。

摘录《直指》卷五

猜你喜欢

  • 固真丹

    《魏氏家藏方》卷二:固真丹药方名称固真丹处方韭子120克 舶上茴香(炒)补臀脂(炒)益智子鹿角霜各60克 白龙骨90克(煅,别研细如粉)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30克,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六味回阳煎

    药方名称六味回阳煎处方熟地3钱,人参2钱,制附子1钱,白术1钱(炒),丁香5分。功能主治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用法用量本方名六味回阳煎,但原书中用药只有五味,疑脱。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 封口药

    《准绳·疡医》卷六:封口药药方名称封口药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当归1钱,杉皮灰1钱,麝香5厘,片脑1分,猪母聍叶1钱(如无此叶,葛叶、毛藤子叶亦可)。制法上各另研细末,和匀,入麝香,次入片

  • 单行生赤小豆散

    药方名称单行生赤小豆散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心闷。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东流水下。不愈,须臾更服,即愈。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千金翼》卷六

  • 宣胞丸

    药方名称宣胞丸处方黑牵牛30克(半生半熟)青水香30克(斑蝥7枚,用青木香炒香,用斑蝥5枚)川木通30克(炒)制法上为末,用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外肾肿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或盐汤送下。

  • 缩砂丸

    药方名称缩砂丸处方缩砂30克(去皮)黄连30克(去须,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木香15克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醋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 黄连牛乳丸

    药方名称黄连牛乳丸处方黄连(去须)1斤(为末),麦门冬(去心)2两(烂研),牛乳1合,地黄汁1合,葛汁各1合。制法上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粥饮送下,每日2次。渐加

  • 金疮神效方

    《伤科汇纂》卷八:金疮神效方药方名称金疮神效方处方老松香不拘多少(去油,如去油不尽反加疼痛。用新砖2块,火内烧极热,上下多衬纸,将松香入在中间压2-3次,则油尽如白霜矣)。制法将淡河水满锅滚透煮之,捞

  • 丹粉散

    《小儿痘疹方论》:丹粉散药方名称丹粉散处方轻粉5分,黄丹5分,黄连末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毒,脓水淋漓。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小儿痘疹方论》《普济方》卷三九八:丹粉散药方名称丹粉散处方黄连(微妙

  • 定惊散

    药方名称定惊散处方乌梅肉3分,朱砂3分,麝香3厘。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痰厥。用法用量母乳调灌。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