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石膏汤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15克石膏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5钱,石膏1两半,知母1两半,黄芩1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3次服。

功能主治疟无它证,邪气所舍深,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用法用量每次以水1盏煎,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汤加石膏1两3钱1字半。

功能主治热病。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拼音guizhishigaotang

处方桂枝2两,黄芩2两,甘草2两,升麻3两,葛根3两,生姜3两,芍药6两,石膏8两,栀子2-7枚。

功能主治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硬不遂,与五香麻黄汤不愈,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脉势仍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2次服,相去十里久。若前2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2两,足水2升,再依方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身发浮肿,服五香麻黄,脉数不除,阳邪犹在经络,故于桂枝汤中除去大枣之滞膈,加升麻葛根以透表,石膏栀子以化热,黄芩专散在表之标热也。倘服之不应,更进1服,仍不得汗,恐升、葛、桂枝力绵,不能胜芩、栀、石膏之过凉,于中裁去栀子,易入麻黄,便合大料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法,以服前药,身肿尚未全愈,故大枣终非所宜,升、葛尚不可缺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黄连天花粉丸

    药方名称黄连天花粉丸处方黄连30克天花粉120克菊花川芎薄荷各30克连翘60克黄芩山栀子各120克黄柏18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赤肿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

  • 龄龟丸

    药方名称龄龟丸处方龟版1斤,当归8两,白芍8两,牛膝5两,桃仁2两,红花2两,鹿胶2两,杜仲3两,黄耆5两,山药5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滚小丸。功能主治滋养强壮。主男子肾虚。女子血亏,腰腿酸痛,下肢蒌弱

  • 当归连翘饮

    药方名称当归连翘饮处方当归、生地黄、川芎、连翘、防风、荆芥、白芷、羌活、黄芩、山栀、枳壳、甘草各等分,细辛减半。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牙齿病,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胃肠中有风邪也;开口则臭不可闻者,胃肠中

  • 姜橘散

    药方名称姜橘散处方干姜、青橘皮、好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

  • 归地滋阴汤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五:归地滋阴汤药方名称归地滋阴汤处方当归9-15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1.8克-2.1克,炙甘草3克,荆芥穗1.8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

  • 补遗补脬饮

    药方名称补遗补脬饮处方生丝绢(黄色者)1尺 白牡丹根皮木白及各3克功能主治主妇人产时伤脬,终日不得小便,但淋湿不干者。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绢烂如饧服之。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 大虫魄五味散

    药方名称大虫魄五味散别名五味散处方大虫魄(即琥珀)6两,石韦3两(去毛),瞿麦穗4两,冬葵子1升,茯苓6两。制法上为散。煮桑白皮作饮子。功能主治淋病,体气热,小便涩,出处酸洒。用法用量五味散(《普济方

  • 极验黄龙散

    药方名称极验黄龙散处方地龙(钱子者,洗去土,新瓦上焙令微黄)、陈皮、蒲黄各等分。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如经日不产,各揪1钱,新井水调下便产;若2-3日艰难者,只1服即分娩,母子全安。摘

  • 空青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四:空青散药方名称空青散处方空青1两(研细),麝香1分(研细),朱砂1两(研细,水飞过),雄黄半两(研细)。制法上药相和令匀。功能主治中恶,客忤垂死。用法用量

  • 甲胶煎

    药方名称甲胶煎别名甲牛酒处方川山甲4片,牛皮胶4两(各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肿毒初起。用法用量甲牛酒(《经验广集》卷四)。摘录《仙拈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