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菩

李菩

【介绍】:

清代医家。字东白,号梅山。浙江绍兴人。长于儿科,尤专于痘疹。认为王肯堂之《幼科证治准绳》博而太繁,学者难于检阅,遂据之于1701年撮其要而编成《痘疹要略》一书。论治注重辨别证之虚实和小儿禀赋之厚薄,认为痘内发于脏府,外应乎气运,需结合五运六气加以解证,甚至强调“不明三元甲子与五运六气者,不可以业痘科”。另编有《杂证要诀》一书。

猜你喜欢

  • 穿钱草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外郁

    指六气所致之郁证。《不居集·诸郁》:“外郁者,六气之郁也。六气伤人,皆有传变,由轻及重。惟外郁之症,只在本经,聚而不散,有失升降变化之权,胶结不开,厌厌有似虚损痨瘵之症。”又:“此外郁之类损者,盖气血

  • 疹后肺痈

    病证名。麻疹后并发肺痈。《治疹全书》:“疹后久嗽,痛引胸胁,或吐脓血,或吐如米粥者,此肺内生毒也,名肺痈。”治宜泄热豁痰,解毒排脓。用宁肺桔梗汤(《治疹全书》方:桔梗、贝母、枳壳、杏仁、瓜蒌根、生黄耆

  • 汪公望

    【介绍】:参见汪机条。

  • 乌菜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 二圣救苦丹

    即二圣救苦丸,见该条。

  • 斗鸡眼

    病证名,双眼内斜视之俗称。属目偏视,又名通睛,详该条。

  • 肝乘肺

    肝邪乘肺,侮其所不胜。《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实际上,临床所指多为肝火犯肺,参见该条。

  • 刺血拔罐法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

  • 上关

    ①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关。详该条。②经穴名。代号GB3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廓前缘约1寸处。与下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