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中梓

李中梓

【生卒】:1588~1655

【介绍】:

明末医家。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曾祖李府(字一乐)为地方武官,因抗击倭寇入侵而牺牲,父李尚袞(字补之)中进士,曾在兵部任职。他年轻时,博览群书,曾考科举,后因多病及儿子被庸医治死而究心医术,钻研古典及名家著述,用于临证,常有奇效,求治者很多。士材对《内经》、《伤寒论》等古医籍,以及宋元名家之说研读较深,受张元素刘完素李杲朱震亨薛己张景岳等之说影响,并常与王肯堂、施笠泽、秦昌遇等名医交往而相互切磋琢磨。他的撰述较多,行于世的有《内经知要》、《士材三书》、《医宗必读》、《雷公炮炙药性解》、《伤寒括要》、《颐生微论》等书;由于主张采用各家之长,立论审慎而平正,常能由博返约、提要钩元,故流传很广。在医理上,他主张肾脾并重,强调结合临证实际而施治,并注重扶正。但由于过于强调重视阳气,以及主张古今元气之厚薄不同,在立论上或失之于片面。

猜你喜欢

  • 宋毅叔

    【介绍】:见宋道方条。

  • 盛寅

    【生卒】:1375~1441【介绍】:明代医生。字启东。江苏苏州人。为名医戴原礼再传弟子。因给宫廷和皇家人员治病,受到明成祖赏识,授任太医院御医,并曾掌管太医院事,于1436年(正统元年)返乡。著有《

  • 魏氏家藏方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 乳疽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四十卷。因寒搏于血,血涩不通所致。症见肿硬木闷,破而不溃,肿亦不消。治宜神效瓜蒌散,外宜隔蒜灸。《外科启玄》卷五:“初发即有头曰乳疽。”又《校正外科大成》:“乳痈、乳疽生于乳房。

  • 海蚌含珠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歇至脉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 沈长庚

    【介绍】:参见沈应善条。

  • 补阳

    补法之一。亦称助阳。是治疗阳虚证的方法。肾为阳气之本,故补阳多指补肾阳。症见形寒怯冷、腰膝痠痛、软弱无力、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弱,用右归饮、附桂八味丸、菟丝子丸等。

  • 证名。见《华氏中藏经》卷上。①无目之盲谓之瞽。指眼睑平合如鼓皮之盲者。②泛指失明。

  • 蚕衣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即蚕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