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腰痛。详该条。
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脏腑惊证之一,详脏腑惊证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症见不恶寒、发热更高而神昏、澹妄。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参内陷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三石。婺源花桥(今属江西省)人。少时喜好医术,为邑诸生时,仍不忘习医。后弃科举之途,专攻医术,精于《素问》,钻研各家之学。撰有《三石医案》、《药性标本》等书。
病名。指脾病而致遗精。《医宗必读》卷九:“脾病而遗者,色黄肉消,四肢懈惰。”治宜健脾固精。可用补中益气汤与聚精丸、水陆二仙丹合用。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