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文火

文火

即火力小而缓。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物气味能比较充分煎出,又不致因火力太猛而过度挥发丧失。

猜你喜欢

  • 破皮疮

    病名。皮肤慢性溃疡之一。见《医门补要》卷上。多由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所致。患处皮破肉烂,色黑形陷,滋水淋漓,不易生肌,顽固难愈。治宜健脾渗湿为主。内服除湿胃苓汤。外搽生肌散。

  • 缠法

    推拿手法名。缠是缠绵不休的意思。是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

  • 神黄散

    《疡科选粹》卷一方。黄柏、雄黄各一两,炒黄丹二两。为细末,水调敷患处。治热肿焮红疼痛。

  • 夜光椒红丸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①川椒二两,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各四两,牡丹皮三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阴血亏虚,真火离散,目无精光,至夜昏甚。②椒红四两,巴

  • 余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热病余邪未尽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二:“余热不得卧之症,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治疗如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

  • 鼻道

    见《医学入门》。即鼻隧。详该条。

  • 病证名。出《素问·大奇论》。《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

  • 饮食内伤痢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 风痱

    ①病名。指因中风而失音不语者。《千金要方》卷八:“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太平圣惠方》卷十九:“风痱,身体强直,口噤不能言。”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治风痱不能

  • 翘摇

    出《本草拾遗》。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