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胸,名曰井疽。”又名胸发、穿心冷瘘、慢心锐毒、心漏、穿心毒、井泉疽、穿心疔。为痈疽生于胸部鸠尾穴(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中庭穴(膻中穴下一点六寸)或两者之间。多为心经火毒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目窗,见该条。
证名。《银海精微》:“乌轮赤晕,刺痛浮肿,此肝热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病名。指痰挟瘀血阻肺引起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痰瘀嗽。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礙气而病。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汤加诃子、青皮、竹沥。”参见咳嗽、瘀血咳嗽条。
病名。指癫病深入于脉者。《灵枢·癫狂》:“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参见癫条。
病证名。疳疾兼有发黄的症候。由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所引起;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症见身黄浮肿,状似黄疸,但目不黄,并兼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治以健脾除疳为主,先服茵陈
食疗著作。见《费氏食养》条。
肝主管全身筋膜。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才能活动有力。《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肝不养筋,则动作迟钝,活动不灵。《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缪存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