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HT。《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本经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图31)。

图31

猜你喜欢

  • 火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心经所致。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小不一,色赤,日久眉睫脱落,甚则肢节断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

  • 腿肚

    指腓肠肌部分。

  • 消栓口服液

    见补阳还五汤条。

  • 痰火头痛

    病证名。指痰火上扰所致的头痛。见《证治汇补·头痛》。《医钞类编·头痛门》:“因痰火者,痰生热,热生风故也。痰火上升,壅于气道,兼乎风化,则自然有声。轻如蝉鸣,重如雷声。”证见头痛脑鸣,或偏侧头痛,胸脘

  • 虞悰(cóng 从)

    【生卒】:434~499【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字景豫。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著有《食珍录》,已佚。

  • 胃阳

    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阴与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

  • 红龙船花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 张济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精晓经络、针术,所用穴位虽多为古医书所未记载,但治疗效果很好。

  • 敷和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张景岳注:“木得其平,则敷布和气以生万物。”

  • 热痰

    痰证之一。①指痰水与热相搏的病症。《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否膈,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故云热痰也。”②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