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缓疽。见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天麻(蒸熟)、秦艽、全蝎(去头尾)、细辛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煨)各二两,防风、荆芥各七钱,白术、黄芪各一两五钱,威灵仙(酒洗)五钱。为细末,酒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虚热。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见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详心主神明条。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0卷。已佚。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为六淫。六淫为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其致病自外而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