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实胀

猜你喜欢

  • 小儿积证

    病证名。小儿食物滞久成积,又名伤积。《幼科金针》:“小儿积证,多因哺乳失调,过食生冷油腻硬物,脾土受伤,停于中脘,或为风寒所感,或夜卧失盖,以致积气停留,面黄腹胀,往来潮热,口渴神倦,多睡少食,肚热脚

  • 消气散

    《石室秘录》卷六方。白术、薏苡仁、茯苓各一两,人参、神曲、车前子、莱菔子各一钱,甘草、肉桂各一分,枳壳五分,山药五钱。水煎服。治气臌。

  • 坎离

    ①卦象。《周易》中,坎卦形象,离卦形象。②气功术语。《周易参同契》有“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之文。坎卦为阳,离卦为阴,阴阳纯全,生命无穷,阴阳解体,日趋耗散

  • 肯綮(qing 庆)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 水性流下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和浮肿等。

  • 急脉

    经穴名。代号LR12。出《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当腹股沟处。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下方为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通过,外方

  • 妊娠肠痈

    病名。亦名孕痈。指妊娠期间、腹内患痈的病症。多因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劳力过度,情志不畅致脾虚气滞,运化失职,糟粕留滞,血气蕴结,化热为毒,蓄枳成痈。可分脓未成与脓已成两个阶段。脓未成时症见腹

  • 子水气

    病名。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凡胎成三月后,两足渐肿至腿膝,行步难甚以致喘闷,饮食不美,状似水气,至于脚指出黄水,名曰子水气。”即子气。详该条。

  • 肾风

    证候名。《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始,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之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病

  • 加味连理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白术二钱,人参、茯苓、黄连、干姜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胃热脾虚,口糜气臭,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