瘚与厥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详厥证条。
见伤寒发微论条。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胃蕴热而致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时病论》卷三:“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盖热痢之为病,脉滑数而有力,里急后重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
①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分。《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斜络于颧。”②骨名。即颧骨。
见野菜谱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竹沥,详该条。
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品方》。为蚯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奶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