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始创于1076年(熙宁九年),后又在各地增设达七所之多。参见太平惠民局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手背腕横纹之中点,与大陵穴相对处。主治心胸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其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副使改任本官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即苦寒清热。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清脾汤第一方,见清脾汤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蝉花,详该条。
运气术语。六气的变化,可分标、本、中见之气等,以说明运气的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提示治疗的法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花癫。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