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伸长。髋关节前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挢是举起、翘起和矫正的意思,引即导引。指按摩和导引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病证名,指小儿饮乳不下,口吐涎沫。《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七十七:“小儿乳食不下,吐涎沫而微壮热者,痰实也。”治宜利气化痰,用赤茯苓散(赤茯苓、陈桔皮、川朴硝、旋覆花、甘草)。
出《新修本草》。即樗叶,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同伐肝。详该条。
见《岭南杂记》。为柠檬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