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眦赤脉传睛

猜你喜欢

  • 脾气不升

    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多因脾阳虚,中气不足所致。症见面色不华、眩晕、易汗、短气、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或见眼花、视蒙、耳聋、食不知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缓等。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则见头重如蒙

  • 牙钓

    颊车骨的别名。详该条。

  • 胼胝

    病名。即手掌、足蹠皮肤局限增厚。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因患处长期受压、磨擦,局部气血受阻,皮肤失营而成。多见于掌蹠突起部位。患处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或有疼痛,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

  • 白痛

    证名。即白眼痛。《审视瑶函》卷三:“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或疼极而痛,从外走内者,宜温之散之;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详白眼痛条。

  • 气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 栗当

    出《食医心鉴》。即列当,详该条。

  • 潜阳

    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阳上亢,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用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本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

  • 瞳子散大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 滋肾育阴

    即补肾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