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针灸著作。又名《琼瑶发明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有2卷本、3卷本及4卷本数种。旧题宋·刘真人(又作刘党或琼瑶真人)撰。撰年未详。明、清间有数种不同的刊本。重点论述用针手法及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即用轻剂宣通肺气,清解表热的治法。如感受秋季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之类。
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又名《痰火点雪》。4卷。明·龚居中撰。刊于1630年。书中以肺肾阴亏,心肝火炽为痨瘵的病因、病理;以滋肾清肺,柔肝降火为主治原则。卷1~2主论痨瘵(痰火)的各种主证和兼证治疗;
病证名。胀病之一。见《世医得效方·胀满》。一名谷胀。亦称食积腹胀。指因饮食不节所致的肚腹胀满。《症因脉治·食积腹胀》:“食积腹胀之因,嗜食不谨,胃强能食,脾弱不消,停滞脾胃之间,则食积腹胀之症作矣。”
【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
五脏郁证之一种。《赤水玄珠》卷十一:“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黄连、石菖蒲。”参见五脏郁证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证。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内犯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