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底
即咽后壁。
即咽后壁。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
出《养生主论》。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即下颌支髁状突。
指产后呕吐、盗汗、泻泄三症。《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详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条。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金银花、天花粉各一钱二分,甘草、防风、黄芩、白芍药、赤茯苓、贝母、连翘、白芷各一钱,半夏七分,乳香、没药各五分。酒、水煎服。治痈疽,发背,乳痈,无名肿毒。
【介绍】:见汪祝尧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松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