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吐铁

吐铁

《中药大辞典》:吐铁

药材名称吐铁

拼音Tǔ Tiě

别名泥螺(《纲目》),麦螺、梅螺(《闽中海错疏》),土螺(《医林纂要》)。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为泊螺科动物泥螺。5~9月间,于海滩上捕取。

原形态贝壳圆形,高10~19毫米,宽7~14毫米,质薄而脆,幼时白色透明,大时呈黄色,不透明;螺旋部不凸出,壳面平滑,具有许多细致的环纹和纵纹;壳口广大,长度与壳高相等。体柔软,长约40毫米,宽约15毫米,长方形,不能完全缩入壳内;色灰黄或红黄色,皮肤稍透明。前端有头盘,大而肥厚,呈履状,前端微凹,后端略分为两叶,被覆贝壳前端的一部分。眼退化,埋藏于头盘的皮肤中。外套膜不发达,为壳所遮盖,其后变成肥厚的叶片,一部分转向贝壳的背面。足的跖面广大,前瑞圆,后端略成截形,约占身体全长的3/4,两侧足肥大,其边缘及头盘的后端,各遮蔽贝壳的一部分。

生活于浅海的泥滩上。杂食性,能吞食泥沙、藻类及少数无脊椎动物的卵等。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沿海一带,尤以东海为多。

性味甘咸,寒。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咸,寒,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酸咸,寒。"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生津,润燥。

①《本草从新》:"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

②《医林纂要》:"除烦醒酒。"

③《纲目拾遗》:"润喉燥,生津。"

用法用量内服:盐、酒渍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吐铁

药材名称吐铁

拼音Tǔ Tiě

英文名clay snail

别名土铁、麦螺、梅螺、土螺、泥板

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1.《闽中海错疏》:泥螺,壳似螺而薄,肉如蜗牛而短,多涎有膏。按泥螺产四明鄞县南田者为第一,春三月初生,极细如米,壳软味美,至四月初旬稍大,至五月内大,脂膏满腹,以梅雨中取者为梅螺,可久藏,酒浸一两宿,膏溢壳外,莹若水晶。秋月取者肉硬膏少,味不及春。闽中者肉礧块,无脂膏,不中食。

2.姚可成《食物本草》:吐铁,生海中,螺属也。大如指顶者则有脂如凝膏,色青,外壳亦软,其肉

来源药材基源:为阿地螺科动物泥螺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lacta exarata(Philippi)

采收和储藏:5-9月间,在海滩上捕捉。

原形态泥螺,贝壳卵圆形,高10-19mm,宽 7-14mm约占体长的1/2,一般体长40-46mm,宽15-30mm。无螺塔和脐,壳薄而脆,幼时白色透明;或体黄褐色不透明,壳面平滑,具许多细弱环纹和纵纹。壳口广阔,其长度几与壳高相等,上部较下部狭窄,前端宽大后端缩小,外唇简单而锋利,向上部扩张,超过壳顶;内唇平滑,无厣。体柔软,呈长方形,极肥大,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内壳只包被内脏囊)。皮肤稍透明,色灰黄色或红黄色。体前端具头盘,大而肥厚,呈拖鞋状,前端微凹,后端略分为两叶,覆被贝壳前端的一部分。眼退化,埋藏于头盘的皮肤中。在头盘两侧下方具有一个梭形的感觉器(由众多颗粒组成),生活时呈鲜黄色。外套膜不发达,大部分被贝壳包被,唯其后端变成肥厚的叶片,游离,且一部分向体背部翻转,遮盖贝壳的后部。腥足短,约占体长的3/4,足底面宽大,前端圆形,后端略成截形。侧路发达,遮盖贝壳两侧的一部分。鳃位于外套膜右侧的长形腔内,呈三角形,由17-20个小鳃片组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湾内潮间带泥沙滩,底栖硅藻丰富,风浪不大,潮流较缓的海区内。杂食性,以有机腐殖质、硅藻、海藻碎片、无脊椎动物的卵及小型甲壳类等为食。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性成熟时,每当退潮后,可见其在滩涂上进行交尾。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为东海为多。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形的类长方形,长约3cm,宽约1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头盘大而肥厚,呈履状,前端微凹,后端略分为两叶,眼退休,进而藏于头盘的皮肤中,在头盘两侧的下方,有一个由众多颗粒组成的梭形感觉器官,称亨氏器。外套膜不发达。腹足短,约占身体前部的3/4,足底宽大,前端半圆形,后端截断形。质柔韧。气微腥,味咸。

化学成分含不饱和脂及酸:全-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即花生四烯酸(all-cix-5,8,11,14-eixosatetraenoic acid;arachidonic acid),7,10,13-十六碳三烯酸(7,10,13-hxadecatrienoic acid),10,13-十入碳二烯酸乙酯(10,13-octadecadienoic acid ethyl ester) ,鲛肝醇(chimyl alcohol) ,9-十六碳烯酸乙酯(9-hexadecenoic acid ethyl ester)。还含胆甾醇(cholesterol)和它的脂肪酸酯。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养肝明目;生津润燥。主眼目视物不清;咽喉炎;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盐、酒渍食,或煮服,适量。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

2.《医林纂要》:除烦醒酒。

3.《纲目拾遗》:润喉燥,生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茱卷皮

    药材名称茱卷皮拼音Zhū Juǎ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4月中、下旬剥取树干皮,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厚叶贯众

    药材名称厚叶贯众拼音Hòu Yè Guàn Zhònɡ英文名Thick-leaf Holly Fer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厚叶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拼音Màn Hú Tuí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 《中药大辞典》:雀药材名称雀拼音Què别名嘉宾(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济方》),瓦雀(《滇南本草》),宾雀(《纲目》),麻禾雀(《本草述》),树麻雀、老家贼、只只(《中药志》),查母塞

  • 红花木莲

    药材名称红花木莲拼音Hónɡ Huā Mù Lián别名木莲花、细花木莲、厚朴、土厚朴、小叶子厚朴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红花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

  • 烟管蓟

    药材名称烟管蓟拼音Yān Guǎn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蓟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pendulum Fisch.ex DC. [C. falcatum Tu

  • 淡竹叶

    《中国药典》:淡竹叶药材名称淡竹叶拼音Dàn Zhú Yè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

  • 香胶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胶木药材名称香胶木拼音Xiānɡ Jiāo Mù别名假玉桂来源榆科香胶木Celtis philippinensis Blanco,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

  • 鸡嗉子叶

    药材名称鸡嗉子叶拼音Jī Sù Zǐ Yè英文名Dendrobenthamia capitata (Wall.)Hutch.别名野荔枝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