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口蘑

口蘑

药材名称口蘑

拼音Kǒu Mó

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Fr.)S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子实体幼小时期(蘑菇钉)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1.香杏口蘑 菌盖宽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浅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3.5-10cm,租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中实。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6.2)μm×(3-4)μm。

2.蒙古口蘑 子实体白色,菌盖宽3-17cm。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3.5-7cm,粗1.5-4.6cm,中实,基部稍膨大。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6-9.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香杏口蘑 生于草原沃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2.蒙古口蘑生于草原上。夏、秋季雨后形成蘑菇圈。

资源分布:1.香杏口蘑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

2.蒙古口蘑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 1)香杏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6-11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蛋壳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厚,类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或带淡黄色。菌柄长3.5-10cm,直径1.5-3.5cm,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纹,中实。气香,味淡。

(2)蒙古口蘑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3-17m,白色,有的边缘内卷。菌肉厚,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菌柄长3.5-7cm,直径1.5-4.6cm,基部稍膨大,白色,中实。气香,味淡。

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眼藤药材名称百眼藤拼音Bǎi Yǎn Ténɡ别名爬山虎、咸鱼头、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叶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巴戟属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

  • 黄缨菊

    药材名称黄缨菊别名九头妖魔、黄冠菊来源菊科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止血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花榈木

    药材名称花榈木拼音Huā Lǘ Mù别名三钱三[江西]、青竹蛇、牛屎樵来源豆科红豆树属植物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以根、根皮、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

  • 薏苡叶

    《中药大辞典》:薏苡叶药材名称薏苡叶拼音Yì Yǐ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 花被单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被单药材名称花被单拼音Huā Bèi Dān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花被单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燕子尾

    药材名称燕子尾别名锅铲叶、老鼠铃来源西番莲科燕子尾Passiflora henry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甘,温。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消炎,杀菌。主治痢疾,肺结核,支气管炎

  • 竹兰草

    药材名称竹兰草拼音Zhú Lá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Bulley Herminium别名小棕乡出处始载于《海南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条叶角盘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蛇退

    药材名称蛇退拼音Shé Tuì别名俞莲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褐黄蜘蛛抱蛋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褐黄蜘蛛抱蛋,又名:千年竹、爬地蜈蚣。多年生宿根草本。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