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单肾草

单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肾草

药材名称单肾草

别名扇叶舌喙兰、独叶一支花、无柄一叶兰、雨流星草、鸡肾参、一面锣[四川木里盐源]

来源兰科单肾草Hemipilia flabellat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云南。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补虚益损。

主治肺燥咳吐腥痰,虚热,疝气,肾虚腰痛,小便脓血。用量0.5~1两。

中耳炎:线块根捣烂取汁滴耳。

外伤出血: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末外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单肾草

药材名称单肾草

拼音Dān Shèn Cǎo

英文名Petelot Habenaria

别名鸡肾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裂瓣玉凤花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ria petelotii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裂瓣玉凤花,陆生草本植物,高35-60cm。块茎近长圆形,肉质。叶5-6枚,互生于近中部,基部抱茎;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5cm,宽2-4cm,先端渐尖。总状花序,具6-12朵花,花淡绿色;花苞片狭披针形;中萼片卵状渐尖,舟状,长达1cm,宽约6mm,侧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较长;花瓣从基部2裂,裂片条状,极长;边缘具缘毛,戎后面裂片长达15mm;前面裂片长约20cm;唇瓣3深裂,裂片和花瓣裂片相似,中裂片比侧裂片稍短;距长1.5-2.5cm,弧曲,到近先端明显膨大呈棒状,先端渐尖,柱头2裂,突起物伸长;子房中部弧曲,纺锤形,具短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清肺。主肾虚腰痛;阳痿;小儿遗尿;疝气;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主治肾虚腰痛、肺热咳嗽,外伤出血、阳萎、疝气、少儿遗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罗水

    药材名称天罗水拼音Tiān Luó Shuǐ英文名juice of Towel Gourd别名丝瓜水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芭中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

  • 海鳝

    药材名称海鳝拼音Hǎi Shàn英文名ripple Moray别名海黄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鳝科动物波纹裸胸鳝、网纹裸胸鳝等的血、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ymnot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

  • 瓶蕨

    药材名称瓶蕨拼音Pínɡ Jué英文名Auriculed Bristlefern, Auriculed Filmy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瓶蕨的全草。拉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木芙蓉花

    药材名称木芙蓉花拼音Mù Fú Rónɡ Huā别名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

  • 湖北贝母

    《中国药典》:湖北贝母药材名称湖北贝母拼音Hú Běi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ARIAE HUPEHENSI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

  • 香樟

    药材名称香樟拼音Xiānɡ Zhānɡ别名樟木树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

  • 漆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漆姑草药材名称漆姑草拼音Qī Gū Cǎo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来源石竹科漆姑草属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eet)Ohw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