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正》。即龟版胶,详该条。
即平肝熄风。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症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用归梢汤。参见痿条。
病名。指因受风邪引起的皮肤发痒。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表虚卫气不固,复感风邪,郁阻肌肤而成。起病突然,遍身发痒,游走不定,甚则剧痒难忍,搔后出现抓痕、血痂。治宜祛风养血润燥。内服当归饮子,或针刺曲池
病证名。指突然起病,水泻如注之症。《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暴注,卒暴注泄也。”详热泻、水泻紧病等条。
见《闽产录异》。为柚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