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狗屎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即白及,详该条。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即妊娠。《脉经》“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鸠尾骨。即胸骨剑突。《伤科汇纂》:“心骨一片,状如钱大,即心坎骨也。”参见鸠尾骨条。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31.出《肘后备急方》。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中线,当腘横纹上7寸处;或直立垂臂,于中指尖到处取穴。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心主惊,故病多惊悸哭叫,手足动摇,神乱不安等。心热则壮热,心胸热,口中气热,欲就冷,目上窜,目内赤,合面而睡,咬牙,欲言不能。实则发热,烦渴,叫哭,喜仰卧,惊搐。治宜清心泻热,用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