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
疮疡辨证方法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一。疮口周围出现红筋谓之晕。由脏腑受锐毒而成。古人认为晕少者易治,晕多者治疗较难。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参五味所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厚朴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三。为盲人之俗称。
病名。指心痛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参见心痛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赤疽、风气二疽。总由火毒蕴结而成。若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脓者危重;红肿局限者轻。初宜服荆防败毒散,次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将溃气虚者,服托里透脓散;气实者服透脓散,外
痿证之一。见《医宗必读·痿》。指皮毛痿。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