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保产无忧方

猜你喜欢

  • 骨热体瘦

    病证名。见《幼幼新书》。病初骨热,销烁阴液,耗劫真精,致使肌体羸瘦,面色萎黄,腹脐时痛,胸膈满闷不食。宜猪肚丸(木香、黄连、生地、青橘皮、银柴胡、鳖甲),常服退黄长肌,进食解虚劳,行滞气,利关节。

  • 手掌根出臼

    病名。即桡腕关节脱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手腕失落、手睁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扑、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

  • 七节骨

    推拿穴位名。又名七节。①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②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七节骨穴,与

  • 目内陷

    病证名。出《素问·三部九候论》。又名陷睛翳、睛陷、目睛缩入。多由肾阴亏损,正气大虚所致。症见眼珠向眼眶内退陷。《素问·三部九候论》:“目内陷者死。”本症见于重病或虚证久病者,为正气衰竭之象。参见膏伤珠

  • 颧疔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颧骨疔、赤面疔。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不论左右,初如粟米色黄,次如赤豆,顶凹坚硬,按似疔头,麻痒疼痛。刃宜蟾酥丸,次服黄连消毒饮。外治法同疔疮。

  • 瞳神散大

    病证名。亦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病久或失治,黄精(晶状体)可变混浊。

  • 廖逵宾

    【介绍】:见廖润鸿条。

  • 产后心痛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包括产后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多因素有宿寒,产后体虚,寒搏于血,血凝不行,上冲心之络脉;或气血大虚,寒搏于血,血与寒凝,伤及心经所致。血与寒凝,伤于心之络脉者,亦称心包络痛。

  • 大经

    ①较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②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③十二正经。《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

  • 齿裂

    病证名。系指牙齿裂开。多由肾虚有火,骨质不固,或因龋齿,外伤等所致。属肾虚者,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