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儿法

乳儿法

小儿乳哺法。《幼科类萃·乳哺论》:“初生芽儿,藉乳为命,乳哺之法,不可不慎。”乳母以乳哺儿,要捉去宿乳。《备急千金要方》:夏不去热乳,令儿呕逆;冬不去寒乳,令儿咳痢。《儒门事亲·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今人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不吐不已。”《证治准绳·幼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必须乳勿过量,宁饥勿饱。《颅囟经》:“乳后抱儿,使其身直。恐软弱颠倒,致乳溢出。”至于乳子之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动中,乳汁便应。《保婴撮要》:“小儿初生,须令乳母慎七情六淫,厚味炙煿,则乳汁清宁,儿不致疾。否则阴阳偏胜,气血滞腾,乳汁败死,必生诸证”。当母乳不足或母体患病时,可兼用或改用代乳品。《古今医统》:“初生时或未有奶子,产妇之乳未下,可用猪乳代之,可免惊痫痘疮。钱氏曰:初生小儿至满月内,可常取猪乳滴口中最佳。”大抵乳哺不可过饱。故谚云:小儿常病,伤于饱也。又云:忍三分饥,吃七分饱。亦至论也。

猜你喜欢

  • 牡矾丹

    《类证治裁》卷二方。牡蛎粉、黄丹各二两,枯矾四两。为末,外擦患处。治湿热流注,两腋汗,脚心汗。

  • 雌雄人

    ①指女子阴蒂过大。杨志一《生育问题》:“女子阴核过大,性欲一至亦能自举,状如阴中有角,故以角症名之,又名半阴阳,俗称雌雄人。”详见角条。②泛指两性畸形者。

  • 耳卒聋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耳聋之卒然发者。即暴聋,详该条。

  • 嗜卧

    病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又称多卧、善眠、多眠、多寐。指困倦欲睡,忽忽喜眠之症。多因湿胜、脾虚、胆热所致。湿胜者,兼见肢体虚浮或沉重,或大便溏薄,脉多濡缓,宜胃苓汤、平胃散等方。脾虚者,兼见四肢

  • 乳晕

    位于乳房中央,乳头的外围,呈淡红色。怀孕时,乳晕色素沉着,色泽加深,可作妊娠诊断的参考。

  • 风毒脚气

    病名。指脚气因感受风毒所致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赤水玄珠·脚气门》载风毒脚气,述其症为脚重虚肿,常兼肢节烦疼,心神壅闷等症。治宜祛风发散为主,用紫苏散、大腹子散等方。参见脚气条。

  • 囊虫丸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

  • 锅底灰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釜脐墨之别名,详该条。

  • 王金

    【介绍】:明代医家。字芝山,西安(今属陕西)人。年17岁时因救落水道人而授予秘术。明世宗好方术,被召,见宠,出入宫廷20年,后因医世宗病不愈而谪戍闽海,数年后徒居开封府。子继怀,亦精医药。

  • 初生目闭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胎有伏热,热蒸于脾所致。《幼幼集成》:“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