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重楼玉鑰》卷上。即辛乌散,见该条。
证同热入心包。都是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
推拿穴位。见《小儿推拿秘诀》。位于大腿前方。能止惊搐。《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百虫穴,在大腿之上外边。”
见《广西中草药》。即四方藤,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家。字玄平,又称范东阳,颖阳(今河南许昌)人。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限贵贱,皆为治疗,每多治愈。撰有《范东阳方》(又称《范汪方》或《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卷。广泛收集民间
病名。多由湿热痰浊薰蒸咽喉所致。《喉舌备要》:“此症发来满喉俱有,红黄白点似梅花,痰涎雍盛,舌硬面红,潮热作渴,是乃大热之症。治当清凉消风、解毒去膜之药。”方可选用甘露消毒丹、黄连温肝汤、贝母瓜蒌散等
书名。1卷。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
疟疾之一。指疟发时有各种出血症状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血疟者,或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适来,皆是血疟。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莪术、延胡索等。”参见疟疾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彦深,号愈庵。镇江(今江苏镇江)人。通医术,集书数千卷,常摘录精要,加以点校。撰《集善方》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