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药学家。撰有《灵秀本草图》六卷,已佚。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证名。指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者。《古今医统·吞酸叙论》:“吐清水证有五因,有因湿、因痰饮、因寒、因宿食、因虫。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胸膈间漉漉有声者,痰饮也;饮食后而吐清水者,宿食也;但犯寒而作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肺脾受热毒,口舌生疮,或肺胃受热,又或受酷热炎暑炉火之毒,俱生此症。”症见咽喉口舌生疮,色黄,或白或紫红,肿痛甚,有碍饮食与吞咽。治宜降火解毒。用野菊花、蒲公英、山栀、甘草、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胃蕴热而致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时病论》卷三:“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盖热痢之为病,脉滑数而有力,里急后重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食禁经》3卷,佚。
鲜美厚味的饮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