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环
【介绍】:
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介绍】:
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经穴名,代号ST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颈侧部,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处;或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状软骨下缘处取穴。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并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野棉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乳儿法,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旸。江苏江阴人。著有《医学求是》、《吴东旸医案》(1879年)。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舌肿舌白,如木舌相似,但木舌小硬,此肿而白……,肿甚刺金津玉液,出血……。日久脓成,左右挑放舌出黑血,刺治不转色,舌卷不能言,并舌硬者死。”
出《太平圣惠方》。即腰柱。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