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书名。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1~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泄痢、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作者加以引伸,并制定处方。本书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现有《刘河间伤寒三书》本。

猜你喜欢

  • 肺志忧

    忧为肺之志。忧虑的情绪与肺有关,所以过度的忧虑可能损伤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在志为忧。”

  • 胆水

    病证名。小儿浮肿一种类型。因胆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胆气郁结,水湿内停,化而为热,湿热相蒸而成。临床特征为浮肿,口苦咽干。治宜利胆消肿。用小柴胡汤合五皮饮。

  • 高学山

    【生卒】:十九世纪初【介绍】:清代医家。字汉峙。会稽(浙江绍兴)人。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等书。

  • 疟脱

    病名。指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之症者。清·吴楚《宝命真诠》:“疟脱之症,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宜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倍参、芪,加白芍、五味、枣仁等。参见疟疾条。

  • 吴鉴泉

    【介绍】:见吴澄条。

  • 经水绝

    见《脉经》。即经水断绝。详该条。

  • 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逐渐减少。

  • 椒疡

    病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椒疮。详该条。

  • 肾癌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又名肾癌翻花。多因肝肾素亏或忧思郁怒,相火内灼,肝经血燥,火邪郁结而成。症见龟头或阴茎冠状沟附近发生结节,坚硬痒痛,或滋水渗流,渐成溃疡,疮面扁平,或呈菜花状。晚期腹股沟淋

  • 文火

    即火力小而缓。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物气味能比较充分煎出,又不致因火力太猛而过度挥发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