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医经著作。方药中、许家松著。作者鉴于《黄帝内经·素问》中之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五常政、六元正纪及至真要七篇大论辞理奥秘,难以解悟,遂融会前贤论注,结合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予以讲解。其特点是按照七篇大论所共有之规律,分专题加以论证。于运气学说颇多阐发,讲解较有条理,是《素问》七篇大论第一个注解本。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崔世明

    【介绍】:宋代医生。广州人。曾专心研究医学,常为贫苦人治病而不受酬报。

  • 水瓜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 江剪刀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 阴阳系日月

    《灵枢经》篇名。本篇从日月相对转移的现象,说明阴阳盛衰消长并与手足阴阳经联系,故名。古人以天、地、日、月、阴、阳的属性,论述人体腹以上为天,属阳应日;腹以下为地,属阴应月。并把十天干分别与左右两手的十

  • 膹菀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 翻花疮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 真中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 刺要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针刺的重要规律和法则,故名。内容强调针刺首要明确疾病的浅深表里,然后作出处理,否则效果不良。

  • 悬心

    证名。指胃脘部悬空感,与嘈杂相近似。《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参见嘈杂条。

  • 茧唇

    病名。生于唇部的一种顽症。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热;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初起在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白皮皱裂,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