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卷三:“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亦湿咳也;风水,不能正偃则咳,亦湿咳也;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亦湿咳也。”可用五苓散、桂苓甘露散、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参
见《湖南药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黑苔结瓣,拨开瓣苔,舌底也呈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恶候。每兼有高热、烦渴、张口吹气,或腹绞痛,或口噤不言,或卒倒不省人事,或周身发臭难闻等危重症状。急用大剂清热泻火解毒药(见《伤寒舌鉴》)。
口唇反卷、口张气直、口如鱼口、颤摇不定、口不复闭等,均属危重证候。
舌霉色中有黄苔,即灰黑黄苔。为湿热蕴阻中焦,宜清热祛湿(见《伤寒舌鉴》)。
参见医医小草条。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病名。见《坤元是宝》。即恶阻。详该条。
见诊病奇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