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芦根,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即尾骶骨,详该条。
病名。见《黄氏喉科集学心竟》卷三。脚根喉风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是跖的异体字。参见跖、跖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