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皮肤病》。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法医学家。于936~957年间与子和撰《疑狱集》。该书在平反冤狱、抉摘奸慝中发挥了历史作用。为宋慈《洗冤集录》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详瘴条。
【介绍】:见王翃条。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四品。
病名。见《外科寿世方》卷二。即羊胡疮。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民间草药著作。又名《简易本草》、《简易草药方图说》。1卷。清·德丰撰,莫树蕃校。刊于1827年。作者通过询访山村乡老的采药实践,共收录南方地方草药60种,大多不见于一般本草文献。每药记其别名、形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