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伤卫疟

风伤卫疟

疟疾之一。一名温疟风疟。《症因脉治》卷四:“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风疟之症,《内经》云:风伤卫气,先热后寒。此言先后者,言多少也,言热多寒少之疟,是以不曰恶寒,而曰恶风自汗烦躁、伸欠也。不恶寒则寒少也;发热直至烦躁,热多也。若头痛背痛,发于午前者,太阳也;目痛鼻干,发于午后者,阳明也;发于寅卯者,少阳也。风疟之因,《内经》云,暑邪既伏,秋气收之,汗出遇风,与卫气并居,阴阳分争,内外相搏,而风邪伤卫之疟作矣。”脉弦或浮缓、洪长。治法如疟在太阳有汗,桂枝石膏汤;在阳明,白芷石膏汤;在少阳,小柴胡汤三阳俱见症者,《准绳》和解汤等方。参见疟疾条。

猜你喜欢

  • 四匹瓦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八柱散

    《寿世保元》卷三方。人参、煨肉豆蔻、煨诃子、罂粟壳(蜜炒)各二钱,炒干姜、煨附子各八分,白术一钱五分。为粗末,加生姜一片,乌梅一个,灯心一团,水煎服。治滑泻日夜无度,肠胃虚寒不禁。

  • 羊膻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 后血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 风寒喘逆

    病证名。指风寒郁于肌表,壅于肺脏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喘症论》:“风寒喘逆之症:头痛身痛,身发寒热,无汗恶寒,喘咳痰鸣,气盛息粗。”脉浮缓为风,浮紧为寒,六脉俱浮,表有风寒,六脉沉数,寒郁为热。治疗

  • 经水无常

    见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挑治疗法

    又称针挑疗法,截根疗法。是指以三棱针等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专门用以治疗痔疮者,又称挑痔疗法。此法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解放后经医务工作者总结发展而成。临床操

  • 黄金石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 芷园臆草存案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 单骧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生。四川人。宋仁宗赵祯患病,单骧与孙兆共同诊治,因病情加剧受惩处,二子连坐。后经查明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