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四方。熟地黄六两,鹿茸、菟丝子(酒炒)、肉苁蓉(酒洗,去甲)各四两,煨天麻、五味子(姜汁炒)、怀牛膝(酒炒)、木瓜(姜汁炒)各一两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治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方论》。又名牙根流血。多由阳明胃火炽盛,或热迫血妄行所致。症见齿龈肿痛,齿根出血。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可选清胃散、犀角地黄汤、玉女煎等加减;或用草决明煎水含漱。参见齿衄条。
指妇人三十六种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详见各条。
即犀黄丸,见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即紫丸,见该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方。①蜗牛(烧存性)不拘量。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贴患处。治瘰疬。②带壳蜗牛七个。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贴患处。治瘰疬。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司,主司;气,五运之气或三阴三阳六气。司气,主司岁运的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