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气

陈气

陈久郁积之气,一般指为久困于脾的湿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猜你喜欢

  • 胎前痢疾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痢疾,切不可用芍药汤,宜胃苓汤,此药多服,虽有阴结,亦能自消,宜倍加白术,半夏、山楂。”即妊娠下利。详该条。

  • 经气

    运行于经脉中之气,亦称脉气。是先后天精气的结合物而运行、输布全身,不但指经脉的运动功能和经脉中的营养物质,而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 落弓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落弓痧》:“倏忽昏迷不醒,或痰喘不已,眼目上吊,形如小儿落弓之症。此暗痧难识,必须审脉辨症,的是痧毒,看其身体凉热,唇舌润燥如何,然后治之。”宜大黄丸;如痧气未尽,宜救苦丹加银花

  • 伤寒撮要

    书名。4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多种注本以及有关方书、论著近百种汇辑而成。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

  • 句漏

    山名。又作勾漏。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十五里。因山中多洞,洞洞相通,故名。相传晋·葛洪曾在此山白沙洞炼丹。洞方圆达百亩。下有枯井八处,传为采沙处。《晋书·葛洪传》:“有洪为句漏令事。”

  • 松脂

    出《神农本草经》。即松香,详该条。

  • 唇口

    即唇。详该条。

  • 家火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治宜梓木白皮三两,蓼叶三两,烧灰研细,以鸡子白调敷。

  • 热可制寒

    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青龙汤治肺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

  • 迎香

    经穴名。代号LI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