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潘霨条。
见《证治准绳·伤寒》帙三。即栀子仁汤,见该条。
治法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治疗要寻找疾病的阴阳属性。例如肾阴之损,水不制火所出现的潮热、面赤、头痛、耳鸣等,表象似乎是阳热实证,若误用苦寒泻火之法,势必火势益炽。辨证是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
病名。指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见金匮要略编注条。
【介绍】:见胡文涣条。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①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用十全大补汤。②温化祛瘀。治疗因寒而致瘀血。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来量少色暗,舌有紫瘀点,脉沉或涩
病证名。指叫呼太过伤肺所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叫伤咳嗽》。《医学入门·咳嗽》:“叫呼伤肺,咳而呕吐白沫,口燥声嘶者,润肺丸、人参清肺饮。”参见咳嗽、劳咳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详该条。
同火邪。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