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追风伞之别名,详该条。
谓足阳明之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焠刮。”用荆芥汤等。参见痧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列当之别名,详该条。
见简易备验方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余无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裨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
同气味,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亦作咽(《甲乙经》)。咽部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