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泄泻清白,或乳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白,不作渴者,此寒湿也。”治宜温中利湿。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大黄、白芷、槐花、川芎、防风一两,乳香、没药、木香、沉香各三钱,苍术二两,草乌(半生,半煨)、细辛、苦参各一两五钱,麝香五分,浮萍三两。为细末,用麻黄煎膏,加炼蜜为丸,每丸重二
即大金花丸,见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明时攻要伤寒论》3卷,已佚。
见调疾饮食辨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甘蔗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当归枳壳汤,见该条。
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