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肝胃二经火毒飞腾,所以帝丁(即悬雍垂)长硬,白衣裹满,咽物不下,右关之脉浮大,用六味汤加山栀、连翘、黄芩、黄柏、生石膏、滑石、葛根、木通、草河车;服玉枢丹……。”
①(dān)。热邪、热气盛。《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素问·举痛论》:“瘅热焦渴。”②(dǎn)。通疸。黄疽病。《素问·玉机真藏论》:“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针刺、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简称针灸。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达到温通经脉、扶阳散寒的目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又名孔子枕中散、孔圣枕中丹、枕中方。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水或酒送下。功能补心肾。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出《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洛州(今河南永年、肥乡一带)人。因科举不中,弃而学医。1149~1152年(天德间)大疫,广平(今河北省属)贫苦群众往往全家染病,李氏救治无数。著有《伤寒纂类》、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化,号玉鹤,又号怀鹤。泗州(江苏宿迁东南)人。父亲董相是当地医生。他承继家传秘方,于1626年淮水泛滥时,避居楼上,编成《避水集验方》一书,已佚。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小腿前方。与承山穴相对。治急惊。《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
见《医学入门》卷六。苍术四钱,防风二钱(一方加麻黄一钱)。加生姜七片,水煎服。治挟风泻痢,脉弦,头微痛者。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