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末医家。字轩举,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年治儒习医,尝与福州名医郭永淦作《伤寒问答》,并曾参《全体阐释》作中西医异同之比较,主张“兼求并进,不可偏执”。曾历游新加坡、日本、德、法、意、俄、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
《卫生宝鉴》卷九方。蛜(即全蝎,头尾全者)一只,乳香、没药各七钱五分,白附子、阿魏、桂心、白芷、当归、漏芦、芍药、威灵仙、地骨皮、牛膝、羌活、安息香、桃仁(同安息香研)各一两。蛜螂、桃仁、白附子、阿魏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古代养生术语。意为返老还童。《通俗编》:“急就章云,长乐无极老复丁。”《参同契》:“老翁复丁壮也。”
名词。出《素女经》。泛指阴道前庭。
见《中草药通讯》(1):34,1972。为仙鹤草根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下以时;若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膜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
①气功术语。原为道士修炼方法之一。古人认为,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好象胎儿在胎胞中的呼吸一样(据《抱朴子》),故名。近代又称胎息为丹田呼吸法或脐呼吸法。练功时要求意守中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