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六书条。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于久病、劳倦过度、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脉细弱。治宜补气为主。肺气不足者,用生脉散。中气不足者,用补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如亡血可致气脱。参见脱证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详气虚喘条。
见《泉州本草》。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出《金匮要略》。为蜂蜡之一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