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严重证候。包括“疮豆盲、惊风盲、久渴盲、久痢盲、久泻盲。”为邪毒偏盛,肝肾精衰的危象。
证名。指心气、心血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心虚,……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心虚之状,气血衰少,面黄烦热,多恐悸不乐,心腹痛难以言,时出清涎,心膈
古病名。出《素问·奇病论》。《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内经谓有病口苦,名曰胆。……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泄热益胆汤方。”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指用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灸法一般分艾炷灸和艾条灸两类。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化脓灸、非化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