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名怯肺、肺虚损。指久病后肺气虚损证候。《小儿药证直诀》:“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名曰怯肺。主唇白,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其症可伴有气怯,神疲,便稀,舌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即隔饼灸,见该条。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玄感传尸方》1卷。已佚。
【介绍】:北宋人,生平不详。撰《卫生产科方》1卷,已佚。
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一个郄穴,即孔最(肺)、温溜(大肠)、梁丘(胃)、地机(脾)、阴郄(心)、养老(小肠)、金门(膀胱)、水泉(肾)、郄门(心包)、会宗(三焦)、外丘(胆)、中都(肝)、
见《卫生宝鉴》。即茯神木,详该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