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赤瓟,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介绍】:见臧中立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阴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又称胃失和降。指胃通降功能受阻的病机。多由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中阻引起。症见不思饮食,胃部胀满作痛,暖气、呃逆、呕吐等。治宜宽中、消导,和胃理气。
书名。2卷,又有4卷本,书名《痘疹指南》,内容全同。清·宋麟祥撰。刊于1695年。上卷痘疹门;下卷疹症门。作者师承费启泰《救偏琐言》,认为痘为先天之毒,治宜攻下,反对用托补之法。故本书内容尤详于痘症的
【介绍】:见何炳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