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膏方大全

膏方大全

方书。秦伯未编。中药膏滋方专著。上编通论膏滋方效用、剂量、煎服法、禁忌;下编列咳嗽痰饮吐血遗精等16类病证,27则医案每案附膏滋方一首。1929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大夫

    古代的官名。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其后直至清代,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 产后发哕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因产后气血亏虚,胃气本虚,败血上冲入胃,血与水谷相搏,气不宣通所致。轻则呕吐,重则呃逆,甚或败血停留,硬胀作痛。属产后危重症。宜服安胃汤(苏木、红花、丁香、延胡、郁金、

  • 李听

    【生卒】:779~839【介绍】:唐代医生,曾为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对医学有所研究,爱好收集医方,择其验者,题于他所住的屋内帷簿和墙壁上,写满了效方、验方。

  • 气化

    气的运行变化。①泛指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气化活动,其中较多用以表示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的泌尿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②自然六气的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

  • 食饮有节

    即饮食有节。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节,节制、节度之意。指饮食要有规律、有所节制。

  • 五匹风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 鲜生地

    出《本草便读》。又名生地黄、鲜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新鲜根茎。产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湖南等地。甘、苦,寒。入心、肝、

  • 痘科正传

    书名。又名《痘疹正传必读》。6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1~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卷3~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 周执中

    【生卒】:1885~1969【介绍】:字惠侯。湖南祁东人。随祖父天存习医,后曾行医于祁阳、桃源、衡阳、郴州、洪江、长沙等地,建国后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顾问。行医六十年,精于杂病、温病、妇科病治疗。其治

  • 夹惊吐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